最近网上看到一组赵雅芝走秀的照片,六十岁的年龄,依然是曼妙阿娜,听到部分网友评论这是在“扮嫩”。我不置可否。只是你们理解的“扮嫩”和我理解的很不一样。不要误以为当谈到“扮嫩”时,是在暗含讽刺那些想要一再留住比自己实际更为年轻岁月的人。实际上,“扮嫩”这个词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非常中性的词,因为从心理学的层面讲,衰老的死亡现收是每一个人深藏不露的焦虑意识,人们避免谈及死亡,通过让人生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有意义来对抗死亡的召唤。而对待年龄,这个每天仿佛都看得见的“死亡特使”,我们能够做的,就是让它每天看起来生动和美好一些,所以,就“扮嫩”行为本身而言,是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和爱自己的态度。
“扮嫩”的最高境界之一:不以追求“年轻”为“扮嫩”目的
“扮嫩”的心理中固然有“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要年轻一点”的意味,但既然伴随“扮嫩”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激发生活勇气和激情的行为,作为对自己尚有要求的人们来讲,如何让自己呈现的勇气和激情更加有品质,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如果“扮嫩”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看起来更年轻,那么“扮嫩”就会成为一种轻浮的行为。因为色彩和服装的几何图案绝对不是成为一个漂亮的木乃伊摆件,成为活灵活现又不乏创造热情的人财是我们最终“扮嫩”行为的本质。